人工頸椎間盤植入手術

人工頸椎間盤植入手術

人工頸椎間盤植入手術

「人工頸椎間盤植入手術」是其中一種針對頸椎間盤病變的最新治療方法。目標是醫治頸椎間盤骨剌壓迫神經線,以舒緩症狀和維持頸椎的活動。患者可能感覺手腳痹痛、頸痛、肩膀痛和頭痛。病情較輕的患者,接受物理治療後便會康服。嚴重的或會出現手腳麻木或麻痺、肢體乏力,甚至出現行動困難或失禁的情況。患者可能需要將變形的椎間盤更換為鈦金屬人工椎間盤。人工頸椎間盤是一種人造的植入手術儀器,用以模仿人體頸部的椎間盤。手術的原理是以人工頸椎間盤取代病變後突出的椎間盤,使脊髓神經在病變的椎間盤(即壓力的來源)移除後不再受壓,以舒緩症狀及痛楚。

 

手術過程:

患者以仰臥姿態接受手術,外科醫生首先為患者進行全身麻醉,麻醉後放置神經線監察儀器,並在頸部前方開一個小切口;手術中需要X光導航,在頸椎前方最接近神經線病變的位置進行,手術進路在氣管和食道左側,避開重要血管和神經線,到達頸椎間盤的前方。這位置沒有大血管和神經線;外科醫生會利用顯微儀器移除椎間盤、筋膜和骨刺,直至見到神經線硬膜,確定神經線不再受壓 (手術時無需移動神經線);外科醫生再以特別的外科手術儀器,磨平椎骨與人工頸椎間盤接合的地方;植入人工頸椎間盤系統替代已被除去的病變椎間盤以維持頸部正常的活動;最後縫合傷口,完成手術。

 

手術風險:

神經線是很敏感及脆弱的組織。外科醫生會盡力避免併發症或影響神經線。手術中會用 X-光輔助定位,手術中神經線監察,並用顯微技術來減少風險。

臨床實驗及科學數據顯示,此項手術所涉及的風險是很少的,但如其他的外科手術一樣,進行此項手術所涉及的風險則因人而異。

常見短期輕微的併發症: 傷口痛,喉嚨痛,頸部肌肉痛。

 

很少出現的併發症:

  • 傷口流血、感染,神經線受傷,腦脊液滲漏、吞噬困難、肩膀乏力。
  • 極少出現的嚴重併發症: 植入的人工椎間盤移位或細菌感染需要重做手術。
  • 罕有出現的潛在風險: 四肢無力。

 

手術後康服預計:

  • 手術後一兩月康服期間,痺痛感覺或會短暫輕微增加。
  • 手術後一般6小時內可進食軟餐。第二天可走動和正常飲食。平均住院三至四天。
  • 出院時傷口用放水膠貼,可正常洗澡。
  • 手術後輕度傷口和喉嚨不適可能持續幾個月。最佳狀態一般在手術後3個月達到。
  • 人工椎間盤和自身骨骼融合需要幾個月,期間需避免大力搖晃頭頸。

 

手術好處:

此手術已有十多年臨床使用的經驗。跟傳統須取出自體骨的手術比較,病人手術後傷口的痛楚更是大大減低。在大多數頸椎間盤或骨剌壓迫神經線的病人中,使用人工頸椎間盤植入的效果較好。長遠頸痛機會較少,鄰近頸椎關節要再要手術治療的機會亦較少。

手術動畫

 

如欲查詢更多有關資料,可參考以下網址: